首页  >>  新闻资讯  >>  上善新闻

父母安全,子女安心,请转发给你的父母这份安全忠告和防骗秘籍

时间:2019-09-11    发布者:    浏览次数:1076

分享到:

一直以来,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层出不穷,尤其是独居老人一直是骗子的“香饽饽”。中老年人容易受到电信诈骗、非法集资、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方式诈骗侵害,他们接触信息面相对较窄、对最新的骗局缺乏了解是重要的原因。而老人受骗现象普遍,也反映出生理衰退的自然规律使老年人的应变、防范等能力下降,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不够,让骗子们更容易乘虚而入。针对这些根源,广泛开展防范诈骗宣讲、交流活动就至关重要。通过故事、案例分享及知识问答,引导参与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常见的诈骗手段及形式进行充分了解,有效降低中老年人诈骗案发概率。增强参与防范诈骗的警惕性和保护个人财产的意识。

【常见的诈骗手法】

1、四大媒介:街头诈骗、电话诈骗、交友诈骗、网络诈骗

2、四大手段:

》以健康为诱饵:打折免费的旗号进社区“治病”,或在外办“讲座”,诱导当事人购买药品或理疗器械;

》以亲情为诱饵:常以当事人的子女、亲友发生车祸、欠债甚至遭绑架为由,要求当事人转账应急。

》以发财为诱饵:谎称是进行集资、参股等投资理财活动,或者购买宝物、古董,就能获高额回报。

》以恐吓为手段:冒充公检法机构、银行等,通过电话、短信或网络告知当事人触犯法律,银行卡密码被盗等。


【中老年人成为遭遇诈骗高危群体的原因】

1、传统价值观根深蒂固,容易相信人;

2、年龄不断增长,生理机能逐渐退化,分析判断能力减弱。

3、忙于照顾家庭,与社会脱节,对“博大精深”的骗术不易识别。

4、对健康的迫切关注,盲目追求延年益寿之法。

5、总是忘记“贪小便宜吃大亏”这句古训。

6、不熟悉网络、金融等知识。

7、空闲时间增加,子女陪伴少,容易被“热情”和“关注”所迷惑。

8、轻信,对所谓“公安局”、“警察”之类伪造身份缺乏识别能力。

9、爱面子,受骗后不愿意跟家人说,也不愿报案,怕被子女责备。

10、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不够。

父母安全,子女安心,请转发给你的父母这份安全忠告和防骗秘籍

【诈骗案件中,骗子的典型特征】

1、接到陌生电话,无论对方冒充什么身份,凡要求转帐汇款的一定要小心。

2、冒充各种养生专家开办免费健康讲座,但最后要求购买高价保健品,甚至承 诺利益返还的一定要小心。

3、凡承诺不合理高额回报的理财投资一定要小心。

4、陌生人表现过份热情,最后提出与钱有关要求的一定要小心。

【防止受骗,老年人得修炼好“六脉神剑”】

1、戒除贪婪心理:加固心理防线,不贪图小利,不相信一夜暴富;

2、抵制虚荣心理:不爱慕虚荣,不攀比,不跟风,不盲目追求他人的赞美或认可;

3、强化警戒心里:遇事保持冷静,不轻信陌生人,个人信息要保密;

4、讲科学勤学习:科学养生、不迷信;多读书看报,开阔视野;

5、常与亲友沟通:遇事不急于决策,不固执己见,多征求亲友意见;

6、正规途径办事:多从可靠渠道接触信息,不抱侥幸、走捷径心理,多余当地社区、居委会等政府部门咨询、互动。

【家庭与社会要多给予关爱】

1、子女高度重视:别让孤独成了老年人的弱点

》子女要常回家看看,经常与父母沟通交流,了解近况,多倾听父母的家长里短和邻里小事;

》如果老年人被骗,家人尽量保持情绪平和,及时慰藉,不能一味谴责甚至责骂。

父母安全,子女安心,请转发给你的父母这份安全忠告和防骗秘籍

2、政府、社会:建立属于老年人得“社会共同体”

》社区多组织活动,宣传健康知识,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;

》相关管理机构加大打击力度,增强震慑力;

》对于可防性案件,社会各界要加大宣传力度,广而告之;

》各界管理部门加强走进社区防骗教育宣讲与传播,预防于未然。

下一篇:献给深爱孩子的你,一起亲子阅读酷暑假期溺水的安全常识

上一篇:向祖国献礼,重庆儿基会“乡知乡爱”儿童职业启蒙走进黔江蓬东

志愿者申请爱心咨询 023-81389295